电商你好,初来乍到,请多关照! 2017-08-05    浏览次数:5538

2017年,夏至未至,转眼,我就要从朦胧的学生时代跳出,拥抱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大熔炉了。尽管有些焦虑,有些紧张,有些不知所措,但更多的是蠢蠢欲动的热情,和大展身手的满怀期待。

决定来棒谷,我也是经过了一遍又一遍的反复思考和琢磨的。电商,还是跨境电商,以前的我真的是想都不敢想的。首先,我没有跟商科有任何相关的专业背景;其次,我没有从事过任何与商务活动有关的实习或工作。面试的时候其实并不自信,但最终我告诉自己,不管怎样都要展示出自己的特点,于是下定决心,挑战自我。

也许公司是看中了我海外归来的经历、有几段在互联网行业实习的经历以及我对新事物、新挑战的无限热情,我有幸最终成为了棒谷大家庭中的一员。但我仍十分担心我来到公司后,我会无所适从,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和作用。然而,在入职公司后这一两个月的培训、学习、交流和摸索中,我渐渐地发现我竟然可以融入其中,跟大家一起学习一起奋斗。

更直接地说,棒谷,是我另一个可以获得知识和素质提升的平台,而伴我在这短短的一两个月时间内,让我的知识和心态迅速成长的,是一本书——江湖人称“黄药师”的电商大咖黄若著的《我看电商》。


不得不承认,这是一本很神奇的书。

先聊聊这位作者,黄若,本身就是一个很神奇的人。他本是做零售出身,在电商崛起的时候投身淘宝,而后再创立天猫,也就是淘宝商城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的一些理念甚至在他离开阿里之后仍被重视并落实到天猫之上,促使天猫成为了中国电商最为成功的实例。当数年之后他谈起这些年从事电商的感想——汇总在这本书中——成为了纷至沓来、立志要当新一代电商人的宝贵财富。

再谈谈这本书吧。这本书不是在讲特别晦涩的深度专业知识,也不是在天马行空地侃侃而谈。我感觉到,无论你是一名经验丰富、久经沙场的电商人,还是一个初来乍到、懵懂不知的触电新手,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你想要的东西。

而这本书最核心的,应当是作者“黄药师”多年来在电商行业中反复地摸爬滚打总结出来的“经商之路”——这里的“商”,自然是指电商,而重点是这里的“路”,是指,经营店铺或者平台的思路。这也是我在反复咀嚼其中的篇章后,感受得最深切的一点。

电子商务,大部分人认为是互联网与商务活动的结合品。但黄若不以为然。他认为,电商的实质仍然是商业活动。虽然在互联网上进行商务活动的确是一种二者有机结合的产物,但是电商仍然是摆脱不了一些很基本的商务活动的规律。

互联网只是为电商活动搭建一条纽带,为电商活动铺设一条高速公路;而商务活动才是电商始终不变的精髓。网络平台,是为了方便让买家和卖家进行更为频繁的接触和交易的;而真正可以将这个买卖关系持久化、扩大化的,仍然离不开商务活动最基本的逻辑思维。


经营电子商务,不仅要灵活运用互联网有利于买卖双方沟通的便利条件、熟悉互联网的生态和规则,更重要的仍然是如何通过商业活动来不断扩展经营者的利益,同时还能做到与买家的双赢局面。

电商的世界里,经营者包括了平台的经营者和店铺的经营者。这其实只是不同的经营方式,就像线下的大卖场和零售商一样,一个是靠“租金”(电商中的流量及流量可能衍生的其他费用)盈利,一个则是靠普通的买卖关系盈利。

但无论如何,经营者的最终目的都是希望可以留住更多的消费者。因此,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吸引住更多的买家本该是经营者绞尽脑汁斗智斗勇的竞争目标。

黄若吐槽国内大多数被淹没在浪潮中的电商经营者失败的原因,以及目前电商界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经营者自以为省去了线下租金等苛捐杂税于是就可以大手大脚,疯狂地引资做广告买流量博取客户一时的关注,但从未考虑如何真正获得客户长久的跟随,最终只能落得一个连年亏损的恶性循环。

当然,这只是我自己对这本书总结的情况。所谓“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为一枚触“电”未深的小牛犊,理解能力也暂时到此为止。其实这本书讲述了作者对许多电商圈的现象的观点,如果精读,相信能够了解更多,也能体会更多。


此外,我读书习惯对号入座,其实就是会把书中的我获得的知识在现实情况中加以理解。

就目前我的工作来说,我读完书后,感受很深的还有以下几点:首先,虽然作者大部分讲述的都是国内电商的风云变幻,但是只要是电商,不变的有一点,那就是赢在成本。

如果不去考虑供应商给我们的成本价,不去考虑所在平台的佣金杂费,不去考虑物流成本(目前在亚马逊平台做FBA则不需要考虑这一块,但是FBA也需要考虑调拨费用和亚马逊仓储费),那么我们就无法长久地在出口跨境电商中分到一杯羹,更别提是寄望于越来越大的一杯羹。

成本是无法避免的一个环节,这关系到我们产品的毛利率和净利率。不去认真思考如何提高产品转化率而只是费心于利用广告和流量来获取虚无缥缈、不切实际的点击率,绝对不是一个好的经营者。

如何通过与供应商打交道来砍低成本价,如何在定价的时候参考竞争对手的价格来设置一个合理而又富有竞争力的售价,都是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胜败的决定因素。

其次,我认为每一个初入电商的新人,在了解电商环境补充电商知识的同时,更需要清醒地保持着一种难得的思维——买家思维。

与之相对的卖家思维,指的是我作为卖家,应该如何才能获得某个产品利润的最大化。而买家思维则是从买家基本的考量出发,希望他/她所购买的产品应该是怎样的一个状态,包括合理的价格、符合甚至高于心理预期的质量等。

为什么需要我们有一个买家思维呢?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时刻提醒自己,产品才是我们的核心。只有给到买家满意的购物体验,才能获得好的口碑(直观体现在好评上),才能在留住现有顾客的前提下吸引更多的潜在顾客。产品为王,处理好产品的问题才是我们未来发展的良性循环。

最后一点,就要谈一谈我们作为电商应该保持一种什么样的心态。作者在书中描述了他访问亚马逊时的情况,他形容亚马逊的办公楼十分简陋,位于郊区十分不引人注目。

但是他认为这正是一个优秀的电商应该有的状态:不铺张浪费,不过分显摆,不好面子工程。因为更多的资金应该用在调研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如何减少因为冗杂的环节造成的成本浪费、如何供应链流转得更加流畅,所以没有富丽堂皇的外设,并不影响公司利润的增加,相反,还能减轻一大笔负担。


这让我想到我们公司,虽然没有很豪华很霸气的第一印象,但是我能体会到,公司发展到现在逐渐庞大的规模,趋于完善的各个体系,这说明我们的决策者无时不刻不在精打细算。这才是电商之道。我们的领域在互联网,我们的目标是销量。只有明确了方向,才能无所畏惧、披荆斩棘地向前迈!

不记得是怎样的契机,让我有了对我们公司,乃至于出口跨境电商突然冒出一种很意味深长的想法,而在总监面试的时候,我恰好被问了这样一个问题,让我不假思索地说出了这个想法。

总监问:“你为什么想做跨境电商,而且还是我们这种出口跨境电商呢?”

我答“因为,我觉得我们中国有这么多好的产品,我想利用我的能力,利用电商的模式,把他们大量远销海外,让全世界都知道我们中国优质的产品。”

也许这个想法很天真,很遥远,但是我的想法确实如此。尤其是读了《我看电商》后,更加坚定了我的想法。在中国,不缺好的产品,但缺好的电商。由于曲解了电商的运作模式,而忽视了我们实际上还是在做买卖,忽视了基于产品而形成的良性循环。当然了,海外的市场更大,更广阔,而我们又走在正确的道路上,那才真的叫做前途无量。

刚触“电”的这一个半月,我学到了很多,也思考了很多。尽管目前我的工作只是涉及整个电商运营很小的一部分,所以今日之言犹如管中窥豹,如有理解错误,还希望各位指正。希望自己能真正爱上电商,并且能走好这一条路。


电商你好,初来乍到,请多关照!

——棒谷管培生GS有感于《我看电商》


评论内容 我要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我要评论:
  • 2017-07-26上一篇:无论你在哪?我们都是一家人!
  • 2017-08-10 下一篇:我本只是想找一份安稳的工作,却赔上了自己的性命......